Incorrect key file for table '.\dedecmsv508\dede_cache_feedbackurl.MYI'; try to repair it - Execute Query False! Select id,title From `dede_cache_feedbackurl` where posttime>1317720190 And feedid='2' order by postnum desc limit 0,10

用户评论:安徽合肥服装学校概况
评论 返回主页
最新评论
李苗苗(218.22.38.*) 发表于:09-08-31 10:27:07 [19] [21]
学费是多少?
guest(218.22.38.*) 发表于:08-11-19 20:45:10 [31] [30]
整个校园是芳草萋萋、绿树荫荫,花香四季,环境优美

这概况简介是谁写的,就会用词。连在哪个地方都没写,脑袋真是进水了。真不愧是中专水平!
连简介的格式都不知道,还拽文呢!
管理员回复: 请看看“在线——报名”频道(在导航中)
另外,在每个页面的下脚都有一个“来校路线”图,比文字式的地址说明还要清楚。
guest(218.22.38.*) 发表于:08-10-21 22:39:53 [31] [29]
学费多少
guest(218.22.38.*) 发表于:08-10-10 21:21:06 [34] [36]
怎么走啊???
管理员回复: 这么走:请点击
guest(218.22.38.*) 发表于:08-09-03 12:40:58 [32] [34]
服装学校今年秋季招生红火...
wan_xly888(218.22.38.*) 发表于:08-05-03 11:10:28 [44] [43]
在学校李家洋给我的感觉是:他是个老实人、学习很认真有股“牛”劲,是个“笨鸟先飞”的人。记得上高中时一天,课间操时我约他出去活动,他还是笑嘻嘻的说:你们去吧。说完又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的做功课。我想他是个呆子,不管他。于是我们到教室前面的操场嬉闹去了(那个年代是文革的尾期,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还没有彻底的回过味来),他就这样的一天到晚写写画画的画到了我们毕业。77年恢复了高考,他考上了安徽农学院。也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我能想象到他一定还是在学校里面和在我们学校里一样的“写写画画”。后来据说读研究生、、、、、、一直到美国读到当时听起来很陌生的名词----博士后。一直到我国的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成长过程的基础就是在现在的“合肥服装学校”打下的!希望今后这所学校能出更多的对国家有贡献的杰出人才!
wan_xly888(218.22.38.*) 发表于:08-05-03 10:34:30 [42] [39]
复制了上面的页面颇有感触,李家洋是初中和高中都在我们这所学校读书的。
   看着发黄的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照片思绪万千。他是从肥西转学到我们学校的,初来的他一身“土气”。单眼皮、黑黑的皮肤配上他微微有点突出的“龅牙”,同学们不敢恭维他的相貌,很一般。他的身材和个头都是班里不太理想的。他并没有独特的和值得人羡慕的地方,一天到晚不多话。和同学交流总是笑嘻嘻几个字。学习成绩算不上班里最好的,年级的前几名也轮不到他。他家在肥西,吃住都在学校里面,生活极为艰苦。很少看见他能吃到一顿肉,基本上都是5分钱的“老青菜”。就是这样的条件,看不出他一点的在乎劲。他的衣着更是不值一提,好像没有见到他穿过新衣服。他就是普通到极点的李家洋。
wan_xly888(218.22.38.*) 发表于:08-05-03 10:04:01 [34] [44]
合肥服装学校出人物
    
领馆新闻   国内新闻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新闻业务   签证护照   商 务   侨 务   教 育   科 技   文 化   重要通知   关于我们  

  首页 > 科 技

中国科学院李家洋副院长访问美国杜邦先锋种子公司  

2007/11/01  

--------------------------------------------------------------------------------


  作为杜邦先锋种子公司国际科学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李家洋副院长应邀于10月15-19日访问,与先锋种子公司邀请的其他国际科技技术顾问一起,对先锋种子公司有关科研计划项目进行评估。

  19日下午,公司副总裁和衣阿华州农业华人科技人员协会的成员为李家洋副院长举办了招待会和座谈会。驻芝加哥总领馆科技组刘俊参赞陪同参加了上述招待会和座谈会。



推荐给朋友     打
小本(218.22.38.*) 发表于:08-04-27 19:13:00 [41] [37]
由合肥郊区十一中到合肥市三十一中,再到合肥市服装学校,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人才辈出!今非昔比。美丽的校园,现代化的设施,与时俱进的步伐让我们这些校友感叹!看见今天的“十一中”浮想联翩。大家都感到----变化大!我忠心的祝愿我们的母校一年比一年辉煌。为社会为祖国多造就人才,我相信“合肥服装学校”是经历过考验的,教学质量是一流的,在这所学校出来的同学一定是最棒的!
小本(218.22.38.*) 发表于:08-04-27 18:48:41 [42] [35]
枯木逢春,随着复课闹革命的口号“郊区十一中”一样开始走向了正规,教职员工精神抖擞开始狠抓教育。学校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学习高潮!学生们发奋学习,老师们兢兢业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74届高中的同学就是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一届,在罗明中老师和刘正坤老师的班里出了现在的中科院副院长、中国两院院士李家洋(到百度搜索“中国科学院李家洋”http://www.chinaconsulatechicago.org/chn/kj/t377283.htm)、在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施晓炜也是这个十一中土生土长的74届!省农行的洪光新处长也是这个学校的74届!十一中的教学是最棒的!老师是好样的!
小本(218.22.38.*) 发表于:08-04-27 18:22:47 [37] [37]
66年文革开始,十一中也没有逃过。疯狂的运动把十一中更名为“东方红中学”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你斗我,我斗你。你是P派我是G派互相斗。成分高的成了众矢之的,秦永宁、何俊宾、沈永河三位是被斗的最厉害的。其中秦老师是当年合肥市少有的5级教师。他因为批评一个同学上课不听课睡觉“朽木不可雕也”而遭到批判!秦老师的家庭成分高点。正好被抓住,说他侮辱贫下中农子弟!当时开会批判他时勇敢正直的刘正坤老师,冒着受牵连的危险。勇敢的和别人辩论!可怜的秦老在文革中被整的万分悲惨!于72年含冤去世!家人至今还保留着秦老在文革期间的“检查”,以留给后人参考这段历史。历史永远是历史,文革后更名为“合肥郊区第十一中学”。
小本(218.22.38.*) 发表于:08-04-27 17:50:10 [37] [37]
大操场被200米的跑道环绕,中间是绿色的草坪。夏日的夜晚,附近的居民和学校的师生都喜欢带床凉席到那里去享受宁静而又风凉的夜晚。孩子们在草地上数着眨眼的星星,大人们在这里享受自然,洗去白日的劳累与烦恼。白天是同学们上体育体育课和锻炼的场所。那时的教职员工不为名不为利,兢兢业业的教学,学生们大部分都勤奋好学。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热爱学生的情景。这就是十一中!
小本(218.22.38.*) 发表于:08-04-27 17:27:19 [36] [37]
过了雪松便是学校大门,大门上面是弧形的铁框上面红字写着“合肥市第十一中学”。进了大门是一条直路,路的两边还是矮小的冬青树,小树里面的马蜂窝可害苦了躲猫猫的孩子们。路的东面是一排教室和操场,操场的南面有个沙池。再往南就是菜地,菜地的南端是自己挖的“游泳池”游泳池的挖掘造就了两头一东一西的小山,护校沟通到西面的小山。路西是两排教室和三排教工宿舍和办公室。食堂是在第三排和第四排之间最西边门朝东盖的(省去了围墙)第四排的西面有个小门通往学校的大操场。
wan_xly888(218.22.38.*) 发表于:08-04-27 17:03:02 [39] [38]
参加了校庆50周年很有感触!看了关于由十一中到服装学校的校名变更说明了这所学校所经历的风雨!你们知道吗?这所学校还少了一个校名呀!那是70年左右曾经叫“东方红中学”吗?(要问这所学校的70年代以前的老教师咯。(比如林业全、汪文俊、陈族发、刘正坤、罗明中等这些老师)也许有些老师把这个校名淡忘了。但是确实地存在过!
   最初的十一中是很美的。位于合蚌路南侧。校门外边是护校沟,过了护校沟就是一棵雪松周围环绕着冬青。大门两侧便是教室(青砖青瓦的平房)。教室的后面和护校沟之间是一片桃树林排开在雪松的两旁。林里山雀叽叽喳喳,各种鸟儿的嬉闹吸引着孩子们和它们一起玩耍!
合肥老丁(218.22.38.*) 发表于:08-03-25 19:55:31 [40] [40]
50年风雨兼程,50年沧桑巨变。我相信学校有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意识强的领导班子,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共1页/15条记录
发表评论
 §发表新评论: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验证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