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装是指人体自腰部以下的下肢部位穿着的服饰用品,属立体造型结构,其形状轮廓是以人体结构和体表外形为依据而设计的。因而在西裤画裁时,一般应掌握至少5个控制部位的数据:即裤长、腰围、臀围、上裆长、脚口,这些数据是裤装画裁时必不可少的规格依据,而款式细节的变化,只是对控制部位的放松、收拢、加长、缩短的程度加以改变。在我国有传统的中式裤和外来的西式裤,由于目前西式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着普遍,故在此以男西裤为例,采用常规与电教手相结合的手段完善西裤的画裁方法,即在基本掌握西裤单片画裁方法的同时,进一步研究西裤烫迹浅重叠方法和侧缝重叠画裁方法(也称单边放缝画裁法)以便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比较选用。
一、单独裤片画裁法:顾名思义前后片单独画裁,常规方法是:
(一)前裤片
⑴侧缝基础线:离开布边1.5—2cm作一直线,与布边平行。
⑵脚口线:与布边垂直,预留帖边4cm。
⑶裤长线:裤长102cm—腰宽4cm=98cm。
⑷横裆线(上裆长): H/4=25cm,或直接量得数据,与⑶平行。
⑸臀围线:等于上裆长的2/3=16.7cm,与⑶平行。
⑹中裆线:臀围线至腰口线的1/2提高3cm,与⑶平行。
⑺前臀围大:在臀围线上,由⑴量起,H/4—1=24cm,作一直线与(1)平行。
⑻前腰围大:在腰口线上,由⑴量起,再量出前腰围大W/4—1+裥(6cm)。
⑼前裆宽:在横裆宽上,由⑺量起:0.4/10H=4cm。
⑽烫迹线:在横裆线上,由⑴劈进0.7cm至的⑼中点,作一直线,与⑴平行。
⑾前脚口大:按脚口规格21—2=19cm,以烫迹线两边平分。
⑿下裆逢线:脚口端点与前裆宽的1/2处相连,与中裆线相交,再从交点与⑼相连,中间凹进0.3cm划顺。
⒀侧缝线:在中裆线上,以烫迹线为对称,取中裆大两边相等,下端与脚口相连,上端与侧缝进0.7cm处连接,中间凹进0.3cm,再连接至腰口,用弧线划顺。
⒁门襟线:由腰围大点至臀围大点至前裆大点,弧线画顺。
⒂褶裥:前褶裥为反裥,量取3.5cm,由前褶裥至侧缝的1/2处为后褶裥位置,后褶裥量取2.5cm,褶裥烫至臀围线3cm左右。
⒃侧缝直袋:在侧缝线上,上端距腰口3cm,袋口大15cm。
(二)、后裤片
后裤片长度以前裤片为基础,将腰口线、臀围线、横裆线、中裆线、脚口线延长。
⑴侧缝基础线:与布边平行。
⑵烫迹线:2/10H-1=19cm,与⑴平行。
⑶后臀围大:H/4+1=26cm,从腰口线画到横裆线,与⑴平行.
⑷后裆低落:按前片横裆线,在后裆处低落0.7cm.
⑸后裆缝线:在腰口线处,取⑵~⑶的1/2与后臀围大连接并延长,上端提高2cm为后翘高,下端与后裆低落相交。
⑹后腰围大:由后翘高点量起W/4+1+省(3.5cm)在腰口线上相交。
⑺后裆宽:由后裆缝线与后裆低落交点量起。H/10=10cm.
⑻后中裆大:以烫迹线为对称,两边各取前中裆大□+2cm.
⑼后脚口大:按脚口规格21cm+2cm=23cm,以烫迹线两边平分。
⑽侧缝线:由脚口大连至中裆大,再与臀围线和侧缝基础线的交点连接,中间凹进0.5cm,再连至腰口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