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 主页>教师园地>教学科研>正文

情理共鸣 “烘炒”相融

字体: 来源:教务处 作者:刘毅 责任编辑: 安鸣章    时间:2008-03-20 点击:

      我班陶刚同学,过去是一个较典型的后进生,经常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教学纪律也是时紧时松,作业基本不能按时完成。甚至发展到在生物、外语等课堂上公开和老师顶嘴,在班级中负面影响较大,很多老师和同学们对陶刚的所作所为持否定的态度,对陶刚同学的教育帮助渐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而陶刚同学自己也逐渐与班级的整体教育环节脱节,成绩急速下降,与老师的关系处在尴尬的境界。
      针对陶刚同学的现状,作为班主任的我,心头沉甸甸的,如何去转化这个“学困生”,如何将一个身心正在逐步发育成长的少年培养成优秀的中学生,得到斩荆成兰的效果呢?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在充分了解陶刚同学的家庭背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分析他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我制定了转化这个“学困生”的详细方案,并于2004年2月开始了分步骤的计划实施。
一、抓住以“情”动心的要诀,轻叩心中的“理”鼓,实现情理共鸣。
      青少年的情感意识强烈,情绪波动较大,对待外界的直接刺激感受强烈,但对于教育的理性掌握和接受能力较差。甚至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的局限,青少年往往会对抽象的理论教育持强烈的排斥和抵触情绪。但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情感需要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最佳时期。因此教育转化象陶刚这样一个看似“叛逆”的学困生,必须从他的情感方面下手,以引起他思想上极大的共鸣,进行循序渐进的理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为此,我坚持每周都找陶刚同学谈话一次,为了避免因把“学生找到办公室谈话就是犯了错误”的不良影响,照顾陶刚同学的自尊心,我一开始就十分注重谈话的方式方法,特别选择在人少的时候,办公室没有其他老师在场的时候,进行教育。有时我还采用书面谈话的方式,把老师的想法,写出来,交给陶刚同学,让他自己去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尊重了陶刚同学的自尊,保护了他十分爱面子的心理需求,也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得陶刚同学深受感动。新的学期一开始,我更加注重对陶刚同学的观察和了解,时刻寻找教育转化他的突破口。终于我从同学们口中得到三月十日是陶刚的生日。那一天我没有课,但在早自习未开始时,我就在教室里等着。陶刚同学刚进教教坐好时,我立即站到讲台上,对大家说 :“今天是陶刚同学的生日,我代表初一(1)班全体同学向陶刚同学表示祝贺,祝他生日快乐!”。并且拿出一张精美的生日卡片赠给他。一时间教室里欢呼雀跃,掌声歌声四起。放学了,我正在改作业,陶刚主动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递给了我一封信,他在给我的信中写到“刘老师,你很关心我,每天都在教育我,可是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从未思考过,甚至还给你起外号。我真是对不起你,请你放心,我一定记住你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干。”
    通过缓慢的情感交流,逐步消除了陶刚的心理抵触情绪,我基本能够掌握住陶刚同学的情绪和情感波动的迹象,能够在教育方法上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开展工作了,起到了以“情”及“理”的初步功效。
二、注重环境氛围 烘炒相融提升教育效果
      针对陶刚同学学习成绩下降,与老师同学关系较差的实际问题,我积极与其他授课教师联系,希望其他老师给予全面的配合。首先采取了老师主动关注的方法,克服陶刚心理上“老师不关心我”的认识误区。在课堂上,老师有意识地将一些不复杂的提问,让陶刚回答,增进他与其他授课老师间的了解,消除隔阂,也增进他搞好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其次是落实帮扶小组,在学生中选择成绩好,与陶刚日常关系较好的人员,对他进行学习帮扶,引导他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这样我们在师生的两个环节中为陶刚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他始终处在一个老师关注、同学关心、生活愉快的轻松环境中,避免了他的思想顾虑。也使他感到学习有奔头,与同学交往有兴趣,在班级中有“地位”,在老师心中有“分量”。在整个教育转化过程中的环境氛围起到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双解决,提升了教育效果。
三、克服反复性  保持循序渐进
      教育转化学困生,并非一朝一日的事情,也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够实现的。同样,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反复是必然的,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反复性,做到预防反复性,教育中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必然要求。在转化陶刚同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反复,我就采取公开教育表扬、私下批评的方式,对陶刚的成绩进行公开表扬肯定,鼓励他的转化积极性;对他思想上行为上的放松,我就在私下找其谈话,严肃批评他的骄傲自满情绪,指出思想放松的危害和根源所在,要求限期改正。这样的公开表扬和个别批评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相互信任,为避免反复,教育反复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我和所有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目前陶刚同学的思想转化明显,成绩进步较大,本学期期中考试名列班级第三名,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明显减少,为班级的团结活泼的学习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坚信“对于老师来说,最坏的事,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感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他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而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该始终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只要他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一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从陶刚同学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转化后进生时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才引起后进生的心理共鸣;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才可以给后进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转变环境,起到全方位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我通过教育转化学困生陶刚同学的工作中几点体会。
三、克服反复性  保持循序渐进
      教育转化学困生,并非一朝一日的事情,也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够实现的。同样,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反复是必然的,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反复性,做到预防反复性,教育中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必然要求。在转化陶刚同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反复,我就采取公开教育表扬、私下批评的方式,对陶刚的成绩进行公开表扬肯定,鼓励他的转化积极性;对他思想上行为上的放松,我就在私下找其谈话,严肃批评他的骄傲自满情绪,指出思想放松的危害和根源所在,要求限期改正。这样的公开表扬和个别批评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相互信任,为避免反复,教育反复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我和所有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目前陶刚同学的思想转化明显,成绩进步较大,本学期期中考试名列班级第三名,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明显减少,为班级的团结活泼的学习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坚信“对于老师来说,最坏的事,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感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他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而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该始终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只要他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一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从陶刚同学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转化后进生时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才引起后进生的心理共鸣;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才可以给后进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转变环境,起到全方位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我通过教育转化学困生陶刚同学的工作中几点体会。


                                                                                                  2004年6月

 

[审核人:张文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添加到百度搜藏] [收藏到QQ书签]
最新评论共有 1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评论